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意义重大
日前在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的李秀娥、从博云指出,“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不论是对国际社会、对沿线国家还是对中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利于国际社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产了近60%的原油、55%的天然气以及超过76%的煤炭和超过50%的电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达132.763亿吨油当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占全球比重约为51%。“一带一路”沿线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中心,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沿线国家对能源和能源网络的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
但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加工、运输和市场定价等方面的话语权有限。能源价格和交易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第三方,这使得国际能源市场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尽管“一带一路”沿线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却未能形成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能源开发和交易平台。“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逐渐将沿线国家的能源产销地连接起来,形成日益完善的能源运输通道,这将为构建亚洲地区能源市场和能源合作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对现有能源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已有的国际能源市场主体中引入更多的参与者,逐步改善能源市场的价格扭曲,建立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意愿的能源市场和平台。
此外,“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可以通过提高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投资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相关国际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利于沿线地区
各种能源在地理上存在分布不均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在空间上存在极大差异,从而引起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错位,这使得“一带一路”沿线成为国际能源贸易的中心。但能源进出口网络和通道的不健全在很大程上钳制了部分长期依赖能源输入和能源输出的国家的发展。不健全的能源网络使得沿线国家长期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付出高昂能源运输成本的同时还受制于人,而产销地之间的地理障碍使得大量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不能将能源转换成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依赖能源进口国家的能源需求问题和能源资源丰富国家将资源转化为效益的瓶颈问题,同时“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可以将沿线国家的能源网络连接起来形成网络效应,使得地区的能源供应更加安全稳定。
在能源网络建设过程中,各类管网、铁路、港口建设和上游能源产地的开发,引发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在能源网络建设过程中引发的“引致需求”会逐步完善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为沿线国家的经济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于中国
据2017版《BP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3%,对全球能源消费增长贡献达27%,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达68%。但目前为止中国仍未完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全国能源需求仍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能源对外依存在一定时间内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海运途中风险,同时确保了中国国内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可以促进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电力和化石能源产业链上普遍存在产能过剩,“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过剩”电力和其他资源的外输。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沿线能源网络建设可改变中国国内不同区域间能源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更为重要的是,“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可以推动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通过“绿地投资”和“棕地投资”不断加快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进程,促进企业积累各种经验,获得技术,拓展市场。同时“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会使得大量基建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工程合作,这一方面可以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走出国门的基建企业可以为中国跨国公司沿“一带一路”进行后续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